粽子是我國的傳統(tǒng)下吃,每年到了端午節(jié)的時候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包粽子吃,而粽子的口感軟糯,并且還具有許多對人體十分有益的功效,所以許多家長也會給寶寶吃粽子,那么寶寶多大可以吃粽子?寶寶吃粽子要注意什么?寶寶吃粽子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寶寶吃粽子要適量 1歲以下別吃
粽子的主要原料是糯米,跟大米相比,糯米要相對難消化一些,這是因為大米的淀粉以“直鏈淀粉”為主,只有約20%是“支鏈淀粉”,而糯米的淀粉幾乎100%為支鏈淀粉。人的腸胃很難將支鏈淀粉變成細碎狀態(tài),消化液里的消化酶也難以與它接觸,因而人們在吃糯米制成的食物會感覺消化不良。
寶寶的腸胃功能不如成年人發(fā)達,消化糯米一類的物質更是難上加難。不過,雖說糯米難消化,當對人體是無害的,寶寶并非完全不能吃粽子。如果寶寶的飲食中已經(jīng)添加了鹽(通常在一歲以上),那么還是可以嘗嘗粽子的,讓寶寶感受一下粽子這種獨特的美味,但一定要注意控制量,尤其第一次吃的時候嘗試幾口即可。
選購適合寶寶吃的粽子 小心返青粽葉
粽子的種類很多,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口味,通常以糯米以主料,包裹豆沙、咸鴨蛋、花生、栗子、豬肉等輔料制作而成,建議給寶寶選購口味清淡、單一、不過分油膩的粽子,一些含有綠豆、豆沙等植物原料的粽子比較適合寶寶食用,可增加纖維質含量,幫助腸胃蠕動消化。
在選購粽子的時候要注意提防“返青粽葉”:
一是看粽葉的顏色,顏色青綠且表面鮮亮的小心是返青粽葉,因為原色粽葉在蒸煮后一般顏色會發(fā)暗發(fā)黃;
二是聞粽葉的味道,原色粽葉聞起來有一股淡淡的清香,而返青粽葉不但香味不濃,反而有淡淡的硫磺味。
1.粽子要熱著吃
粽子一定要趁熱吃,加了油脂、肉、蛋黃的粽子更不宜冷吃,對于消化能力差的孩子來說尤其要注意。有些質量差的糯米在冷后會變硬,五谷雜糧粽子冷后的回生現(xiàn)象更明顯,這些都不利于消化。
2.食用粽子要適量
粽子算主食,但不能拿粽子當唯一食物,特別是對于孩子,一定要嚴格控制食用量,對于年齡較小的孩子,吃一點意思意思即可。
3.吃粽子時要搭配水果蔬菜
吃粽子的同時,可以搭配蔬菜、水果等可幫助腸、胃蠕動的食物,避免因吃粽子引起的腸、胃消化不良,還可避免因過大食用粽子而引起消化不良。
4.配菜口味要清淡
建議給寶寶選購口味清淡、單一、不過分油膩的粽子,一些含有綠豆、豆沙等植物原料的粽子比較適合寶寶食用,可增加纖維質含量,幫助腸胃蠕動消化。在包粽子上,將粽子的用料做一下調整,用部分雜糧米代替,如此可增加纖維質及維生素、礦物質。吃粽子時的配菜最好清淡一點,避免過于油膩,增加腸胃負擔。
5.避免空腹食用
早上起床之后,腸胃的蠕動還沒有復蘇,蠕動的速度沒有白天快,如果空腹吃粽子,會讓糯米留在孩子的胃中,對孩子的腸胃非常不好。所以吃粽子的時候一定要將粽子安排在兩餐之間吃,早餐和夜宵切勿食用。
1、忌未熟先吃
包粽時,我們不要將粽包得太大,否則便難以將它弄熟。粽子必定要完全弄熟才可吃,不然對健康有損。
吃粽子注意七大禁忌空腹不宜吃粽子
2、忌保存太久
已包好的粽比較好盡快吃掉,不宜保存太久,最多只保存3-4日,吃時亦要再次加熱。此外,保存粽的地方亦要清潔衛(wèi)生,比較好放于陰涼透風的地方。
3、忌大量進食
粽由糯米造成,但糯米卻不易消化,所以患有或曾患腸胃病的人不宜多吃。此外,小朋友、老人家的消化功能亦較差,所以吃粽時必需有克制,并且盡量趁熱吃,以免冷卻后更難消化。
4、空腹不宜吃粽子
如空腹吃粽子,糯米就會在胃里停留很長的,刺激胃酸分泌,可能導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宿病復發(fā)。
5、不宜食用剛從冰箱里拿出來的粽子有些人喜歡把粽子放冰箱后冰一段再吃,這樣的粽子又硬又冷,對有胃病的人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所以比較好取出來后,充分加熱變軟后再吃
6、吃粽子時不宜喝冷飲吃粽子的時候不要喝冷飲,喝冷的東西更輕易讓糯米凝固,更不易消化,讓人感覺到滯脹。
7、睡前兩小時比較好別吃粽子粽子粘度高、不易消化,缺乏纖維質,含過多脂肪、鹽、糖,專家建議睡前兩小時比較好別吃粽子。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