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仁和巴旦木是外形十分相似的堅果類食物,巴旦木也被稱作薄殼杏仁,但是,巴旦木雖然有這樣的叫法,它和杏仁還是有一定的區(qū)別的,不僅是在營養(yǎng)價值上還是在其他的方面,都有一些細微的差別。那么,巴旦木和杏仁有什么區(qū)別呢?。
杏仁的營養(yǎng)價值更豐富,含有豐富的但不飽和脂肪酸,有益于心臟健康;維生素E等抗氧化物質,能預防疾病和早衰,孕婦忌食杏和杏仁,有熱性及其滑胎的特性,是孕婦的大忌。此外因杏仁含有有毒物質氫氰酸,過量食用易中毒,不宜多吃。
可以安神,開竅,健腦,明目益腎,潤肺,潤腸,生精,健身,健胃等。主治心悸喘咳,腎氣不足,腰膝酸軟,陽痿尿頻等病癥;脂肪含量多,心腦血管疾病患者不能多吃;對于孕婦,巴旦木不但可以滋補身體還有健腦作用,對胎兒發(fā)育很有好處。
巴旦木:巴旦木是扁桃的內(nèi)核,也稱巴達木,又有薄殼杏仁之稱。
杏仁:杏仁是薔薇科杏的種子,就是杏的內(nèi)殼,杏仁有甜杏仁和苦杏仁之分;與巴旦木是兩種不同的堅果。
杏仁:跟李子都是光滑表面的內(nèi)核,且杏仁的果殼堅硬,不易剝開。
巴旦木:外殼的確更象桃子的那樣,有許多溝壑,果殼很薄,用指甲蓋就可摳開。
杏仁:杏仁果肉上附有一層褐色的薄皮,果實成扁平卵形,一端是圓的,另一端是尖的,氣味芳香微苦。
巴旦木:巴旦木的果皮呈土黃色,果實扁而長,好似橢圓的形狀,果實比杏仁大,有特殊的甜香氣味。
1、糖尿病人可以適量吃堅果
除了栗子、白果之外,堅果中所含的淀粉很少,膳食纖維卻比較高,所以它們升高血糖的危險也很小。而糖尿病人的重要任務,就是預防和控制心腦血管疾病并發(fā)癥,而在這方面,堅果會頗有益處。早上吃一小把堅果,毋寧說,是糖尿病人的明智食物選擇。
比如說,2004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發(fā)現(xiàn),在II型糖尿病人的膳食當中添加一把核桃,可以改善病人的血脂狀態(tài)。在一項西班牙研究中,調(diào)查了9000名心血管疾病患者,發(fā)現(xiàn)吃堅果對控制血脂和心臟病發(fā)病風險有益。
2、痛風病人吃一小把堅果,同樣可以放心
因為堅果類屬于低嘌呤食品,其中的嘌呤含量低于黃豆和大部分豆類。例如,核桃當中的嘌呤含量為25毫克/100克,巴西堅果是23,榛子是37,花生略高,為79,而豆腐是68,黃豆是190,豬肉是150。
3、減肥者可以放心食用
減肥者應當感覺安心,因為研究發(fā)現(xiàn)部分堅果具有相當好的飽腹感,比如大杏仁的纖維含量列堅果當中的首位,它能有效地壓制饑餓感,并延長飽腹感。即便是纖維含量不算高的核桃,在適量食用、不增加膳食總能量的時候,也有利于控制體重。假如在早餐食用,更不必太過擔心。
4、吃堅果預防過敏
研究人員稱,孩子對堅果和花生過敏的情形可能愈來愈普遍,這類美國兒童的人數(shù)在五年間增加了近一倍。據(jù)估計,美國人中約有150萬人罹患花生過敏癥,每年有200人死于嚴重的過敏反應。
美國過敏性哮喘與免疫學會表示,可能有數(shù)種原因導致花生過敏癥變得愈來愈普遍。原因包括,1、烤花生可能更容易引發(fā)免疫反應2、較多孩子可能在免疫系統(tǒng)尚未成熟前開始吃花生3、更多皮膚藥膏含有花生或堅果產(chǎn)品。
是堅果中的蛋白質引起了過敏反應。免疫系統(tǒng)會誤以為這些蛋白質是有害的入侵者,從而發(fā)起總攻。不幸的是這種抵抗通常會導致皮疹、哮喘和胃痙攣,甚至會爆發(fā)更嚴重的過敏反應。最終有可能導致氣管腫脹、血壓降低甚至死亡。
如果你對堅果過敏,你必須隨身攜帶腎上腺素。要避免食用用堅果做調(diào)味料的食品,例如調(diào)味沙拉。并且認真閱讀加工食品的標簽。要使攝入堅果的可能性降到最低。
5、老人不宜多吃堅果
堅果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但因其油脂含量過高,過多食用對高脂血癥、冠心病、動脈硬化、糖尿病等患者有害。此外,很多堅果在炮制過程中,會使用香料,它們當中有些成分會興奮大腦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心血管病人不利。再者,食鹽的使用,也會增加鈉潴留的機會,使人體血管張力增加,加重心、腎負擔,使血壓升高。因此老年人食用6、堅果須限量
7、堅果宜在上午食用
各種堅果和種仁,比如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花生、榛子、杏仁、開心果、核桃仁等,也適合作為兩餐之間的零食。它們富含維生素E、多種礦物質和膳食纖維。研究證實,在合理食用時,它們還有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的作用。
8、吃太多容易增肥
堅果和種仁雖然非常好,只是油脂太多,每天只宜吃一湯匙的量,否則容易增肥。它們不宜在晚餐后吃,而更適合在食量不足的上午吃。晚餐之后比較適合吃水果,而且最好能少吃幾口晚餐,把這個量預先留出來。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