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是個好東西,正所謂冬吃蘿卜夏吃姜,生姜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著我們是都知道的,那么,生姜的藥用價值在哪里,又應該怎樣有效的發(fā)揮生姜的效用,很多人就不一定清楚了,那么,生姜的妙用在哪些方面?用生姜可以治療哪些病癥。
治感冒,
必須在沒有嗓子疼的時候
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從過去的“紅糖姜水”到現(xiàn)在的“可樂姜湯”,不管哪種,都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次感冒,沒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體的紅腫,如果在后兩種情況時喝了姜湯,嗓子痛會加重,甚至掀起一場燎原之火。
因為姜是溫性的,而且比較燥,帶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熱夾雜,甚至就是風熱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發(fā)燒的問題,解表藥也不能選擇溫燥的,不獨生姜,荊芥杏仁之類的也不適合,所以,由后者組成的“感冒清熱顆?!?,也是嗓子疼時治療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療解決,最多用到蔥,蔥也是可以解表發(fā)汗的,但它溫的同時,性質(zhì)是潤的,這也是為什么,吃姜多了會上火,但是吃大蔥很少上火的原因。
治水腫,
生姜一定帶皮吃
我們做菜時用生姜,一般都會刮皮,事實上,講究的廚師多要求帶皮。在中醫(yī)里,入藥治療水腫的時候,生姜也是一定要帶皮的,甚至是就用生姜皮。
有個名方叫“五皮飲”,治療的是各種水腫,包括腎炎水腫,妊娠水腫和經(jīng)期水腫甚至還有腹水,其中用到了陳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過健脾利水來消腫。
中醫(yī)認為,這五種皮,可以解決皮毛、體表的問題,除了浮腫,還有長在皮膚上的蕁麻疹,很多名醫(yī)也以此方為基礎。因此,如果想通過生姜透表發(fā)汗,特別是治療剛剛得的感冒,包括解決體表病患,生姜一定要帶著皮。
治身疼,
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傷寒論》研究大家劉渡舟先生,曾經(jīng)在“文革”時期帶學生下鄉(xiāng)送醫(yī)。有個產(chǎn)婦在分娩20多天后,因為受涼而渾身疼痛難忍。產(chǎn)后氣血虛,寒氣乘虛而入,之前的醫(yī)生也清楚這點,于是用到了各類補氣養(yǎng)血方,但均無效。劉老的學生尊劉老意,用到了《傷寒論》的“桂枝新加湯”,但居然也無效。
劉老問:方子里的生姜用了多少?學生回答說,因為擔心姜多了太辣,產(chǎn)婦喝不下,所以只用了3小片。劉老更方時,余藥不變,只是將生姜加到了15克。結(jié)果病人吃了兩服藥就疼痛大減,三服藥后,徹底痊愈了。
劉老的解釋是:補氣養(yǎng)血的藥物必須由生姜來推動至表,如果生姜的用量不夠,養(yǎng)血的藥物不能抵達病所,疼痛自然難消,這也是之前諸醫(yī)雖用了補血藥,后來的學生補血藥也加了生姜,但始終無效的原因。再回看張仲景的原方: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生姜四兩、大棗十二枚、人參三兩(這些是古時的分量),其中生姜的用量是最多的。
因此,生姜適用于渾身疼,如果因為感冒而渾身疼痛,但本身體質(zhì)很壯實,這個時候生姜最好用老姜,所謂“姜母”,“姜母”生長時間長,發(fā)散之力比生姜強,這與增加生姜的用量是一個原理;如果體質(zhì)本身偏弱,“姜母”就不適合,因為他們承受不住過度的發(fā)散。(記者佟彤)
陰虛體質(zhì)的人
陰虛就是燥熱體質(zhì),表現(xiàn)為手腳心發(fā)熱,手心有汗愛喝水,經(jīng)常口干、眼干、鼻干、皮膚干燥、心煩易怒、睡眠不好,而姜性辛溫,陰虛的人吃姜會加重陰虛的癥狀。
內(nèi)熱較重者
如患有肺熱燥咳,胃熱嘔吐、口臭,痔瘡出血,痛瘡潰爛等疾病的人不宜食用生姜。如果是熱性病癥,食用生姜時一定要配伍寒涼藥物中和生姜的熱性。
脫發(fā)者用姜要注意
很多人都把姜外用來治療脫發(fā),的確,姜性溫味辛,確實能夠增加局部的血液循環(huán),刺激毛囊打開,促使毛發(fā)再生。但要注意脫發(fā)屬熱性疾病,姜用久了會生熱,用熱性藥治熱性病,和中醫(yī)講究的“熱病用涼藥”原則是相沖突的,所以盡量少用。
肝炎病人
一般情況下,肝炎病人是忌吃姜的,因為常吃姜會引起肝火旺。想要克制吃姜引起的肝火旺,可以同時選擇一些可舒肝、理氣的食物。比如用山楂、菊花泡泡茶喝,這樣就可以消除生姜引起的燥熱而不傷身體??忍递^黃者
痰黃的人是因為肺熱肺燥,生姜性溫,食用姜易加重癥狀。
口臭
中醫(yī)認為口臭是由胃熱所致,生姜性溫,胃熱的人吃會加重原有的胃熱,甚至引起牙痛、頭痛、痔瘡出血等癥狀。
便秘人群
便秘多屬于腸熱,此時如果過食生姜,也會加重癥狀。
吃姜的禁忌有哪些
不要去皮
有些人吃姜喜歡削皮,這樣做不能發(fā)揮姜的整體功效。鮮姜洗干凈后即可切絲分片。
不要亂吃姜
從治病的角度看,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發(fā)熱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熱感冒患者,也不能用于治療中暑。服用鮮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不要吃腐爛的生姜
腐爛的生姜會產(chǎn)生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zhì),可使肝細胞變性壞死,誘發(fā)肝癌、食道癌等。那種“爛姜不爛味”的說法是不科學的。
食用生姜的禁忌有哪些呢?哪些人不能吃姜呢?以上為大家介紹了食用生姜的注意事項,雖然生姜是很好的養(yǎng)生食材,但是也不能隨便食用,有些人則不宜食用!
生姜能入藥眾所共知,但用在什么時候?怎么用?都很有講究,在經(jīng)典名方中,這個生活中炒菜熬湯時的作料,是委以重任的。
治感冒,
必須在沒有嗓子疼的時候
人們最熟悉的,就是生姜能治感冒,從過去的“紅糖姜水”到現(xiàn)在的“可樂姜湯”,不管哪種,都必須有一個前提,就是這次感冒,沒有嗓子疼,更不能有扁桃體的紅腫,如果在后兩種情況時喝了姜湯,嗓子痛會加重,甚至掀起一場燎原之火。
因為姜是溫性的,而且比較燥,帶有嗓子疼的感冒至少是寒熱夾雜,甚至就是風熱導致的,這種情況下,即便是有發(fā)燒的問題,解表藥也不能選擇溫燥的,不獨生姜,荊芥杏仁之類的也不適合,所以,由后者組成的“感冒清熱顆粒”,也是嗓子疼時治療感冒的大忌。如果想用食療解決,最多用到蔥,蔥也是可以解表發(fā)汗的,但它溫的同時,性質(zhì)是潤的,這也是為什么,吃姜多了會上火,但是吃大蔥很少上火的原因。
治水腫,
生姜一定帶皮吃
我們做菜時用生姜,一般都會刮皮,事實上,講究的廚師多要求帶皮。在中醫(yī)里,入藥治療水腫的時候,生姜也是一定要帶皮的,甚至是就用生姜皮。
有個名方叫“五皮飲”,治療的是各種水腫,包括腎炎水腫,妊娠水腫和經(jīng)期水腫甚至還有腹水,其中用到了陳皮9克、茯苓皮24克、生姜皮6克、桑白皮9克、大腹皮9克,通過健脾利水來消腫。
中醫(yī)認為,這五種皮,可以解決皮毛、體表的問題,除了浮腫,還有長在皮膚上的蕁麻疹,很多名醫(yī)也以此方為基礎。因此,如果想通過生姜透表發(fā)汗,特別是治療剛剛得的感冒,包括解決體表病患,生姜一定要帶著皮。
治身疼,
生姜一定要用足量
《傷寒論》研究大家劉渡舟先生,曾經(jīng)在“文革”時期帶學生下鄉(xiāng)送醫(yī)。有個產(chǎn)婦在分娩20多天后,因為受涼而渾身疼痛難忍。產(chǎn)后氣血虛,寒氣乘虛而入,之前的醫(yī)生也清楚這點,于是用到了各類補氣養(yǎng)血方,但均無效。劉老的學生尊劉老意,用到了《傷寒論》的“桂枝新加湯”,但居然也無效。
劉老問:方子里的生姜用了多少?學生回答說,因為擔心姜多了太辣,產(chǎn)婦喝不下,所以只用了3小片。劉老更方時,余藥不變,只是將生姜加到了15克。結(jié)果病人吃了兩服藥就疼痛大減,三服藥后,徹底痊愈了。
劉老的解釋是:補氣養(yǎng)血的藥物必須由生姜來推動至表,如果生姜的用量不夠,養(yǎng)血的藥物不能抵達病所,疼痛自然難消,這也是之前諸醫(yī)雖用了補血藥,后來的學生補血藥也加了生姜,但始終無效的原因。再回看張仲景的原方:桂枝三兩、芍藥四兩、甘草二兩、生姜四兩、大棗十二枚、人參三兩(這些是古時的分量),其中生姜的用量是最多的。
因此,生姜適用于渾身疼,如果因為感冒而渾身疼痛,但本身體質(zhì)很壯實,這個時候生姜最好用老姜,所謂“姜母”,“姜母”生長時間長,發(fā)散之力比生姜強,這與增加生姜的用量是一個原理;如果體質(zhì)本身偏弱,“姜母”就不適合,因為他們承受不住過度的發(fā)散。(記者佟彤)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