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出現黃疸偏高的問題是很常見的,很多孩子出生后不久就會出現,很多家長不知道為什么寶寶會黃疸偏高,而且會比較著急,這時候家長要注意觀察寶寶的身體狀況,還應該知道是什么原因導致的,那寶寶出生3天黃疸偏高怎么辦?寶寶出生后黃疸高如何治療?
寶寶在出生后的兩三天就出現黃疸偏高的情況,家長們首先要觀察寶寶的病情,根據寶寶身體出現的黃疸的癥狀判斷寶寶是屬于哪一類型的黃疸。
通常在醫(yī)院時,寶寶的黃疸指數屬于生理性黃疸的范圍,一般不用照光,就可與媽媽一起出院。如果媽媽發(fā)現寶寶體重持續(xù)下降,身體又有愈來愈黃的趨勢,就得送醫(yī)院觀察。
附:黃疸癥狀如何判斷
1、生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的癥狀表現為寶寶出生后第2—3天出現皮膚、白眼球和口腔黏膜發(fā)黃,有輕有重。一般在臉部和前胸較明顯,但手心和腳心不黃。第4—6天最明顯,足月兒在出生后10—14天消退,早產兒可持續(xù)到第3周。在此期間,小兒一般情況良好,無其他不適表現。
2、病理性黃疸
生理性黃疸在寶寶出生后24小時以內,或持久不退,或消退后又出現黃疸,或黃疸進行性加重就屬于病理性黃疸。另外病理性黃疸還會引起其他疾病的表現,比如核黃疸。發(fā)生時,小兒黃疸明顯加重,開始表現為嗜睡,吸奶無力或嗆奶,肌張力減退。如治療不及時隨后可出現呻吟、尖叫、抽搐、呼吸衰竭等嚴重癥狀。部分患兒死于呼吸衰竭,存活的患兒常有智力障礙、腦性癱瘓等后遺癥。
3、溶血性黃疸
溶血性黃疸是指寶寶和媽媽血型不合引起的,一般在醫(yī)生會在寶寶出院的時候就告知父母。
4、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多由先天性膽道畸形引起的,以先天性膽道閉鎖較為常見,其黃疸特點是生后1—2周或3—4周又出現黃疸,逐漸加深,同時大便顏色逐漸變?yōu)闇\黃色,甚至呈白陶土色,這種黃疸一般B超檢查即可確診。
5、母乳性黃疸
一般來說母乳性的黃疸很少見,其黃疸特點是:如繼續(xù)哺乳,黃疸在高水平狀態(tài)下繼續(xù)一段時間后才緩慢下降,如停止哺乳48小時,黃疸明顯下降,若再次哺乳,黃疸又上升。這是由于母乳中含有孕二醇激素,它可以抑制新生兒肝臟中葡萄糖醛酸轉移酶的活力,致使血液中的膽紅素不能及時進行代謝和排泄,于是血液中的膽紅素濃度增加,出現新生兒皮膚和鞏膜的黃染。
當確診了寶寶是哪種的黃疸后,即可對癥治療寶寶黃疸了,具體治療方法如下:
1、生理性黃疸
一般來說,生理性黃疸黃疸比較輕,血中膽紅素濃度較低,不會影響小兒智力,不需治療,家長們可按照下面的病期護理方法照料好寶寶即可。
2、病理性黃疸
西藥治療:
西藥治療可用錫中卟啉治療,其代號為(SnMP)。它是目前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認可用于臨床惟一的血紅素類似物,在新生兒肝臟對膽紅素處理功能尚未成熟時,使用該藥更具有合理性,另一種是腸道微生態(tài)制劑,如媽咪愛、樂托爾等。
光療:
光照療法治療新生兒黃疸已有40余年歷史,它能有效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使用方便,不良反應小,在臨床中得到廣泛應用,至今仍為新生兒黃疸治療的“標準”療法。
3、溶血性黃疸
早期可進行換血療法,如果是ABO血型引起的輕微癥狀,只要采用光照療法即可。
4、阻塞性黃疸
阻塞性黃疸,一般是常規(guī)治療方法和手術治療方法。常規(guī)治療方法是:化驗血清膽紅素,如輕微超標,可用中藥菌陳湯(菌陳,灸大黃,黃苓)退黃,如超標嚴重則需要進行藍光照射,破壞血中過高的膽紅素,另外如果寶寶是因為膽道堵塞或閉鎖引起的黃疸,則最好是采取手術治療,效果最佳。
5、母乳性黃疸
如果黃疸值超過20mg/dL,可以暫時停止喂母乳,用嬰兒奶粉輔助。如果在48小時之內黃疸改善再重新喂食母乳,膽紅素可能會稍微回升2~4
mg/dL,對寶寶不會有影響。母乳所產生的黃疸,大約會在1~3個月內完全消失。一般不會影響小兒的健康,也無發(fā)燒和食欲不好的癥狀。
1、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
要注意寶寶大便的顏色,如果是肝臟膽道發(fā)生問題,大便會變白,但不是突然變白,而是愈來愈淡,如果再加上身體突然又黃起來,就必須帶給醫(yī)生看。
備注:在正常的情況下,肝臟處理好的膽紅素會由膽管到腸道后排泄,糞便因此帶有顏色,但當膽道閉鎖,膽紅素堆積在肝臟無法排出,則會造成肝臟受損,這時必須在寶寶兩個月內時進行手術,才使膽道暢通或另外造新的膽道來改善。
2、觀察寶寶日常生活
只要覺得寶寶看起來愈來愈黃,精神及胃口都不好,或者體溫不穩(wěn)、嗜睡,容易尖聲哭鬧等狀況,都要去醫(yī)院檢查。
3、仔細檢查寶寶黃疸變化
黃疸是從頭開始黃,從腳開始退,而眼睛是最早黃,最晚退的,所以可以先從眼睛觀察起。建議家長們可以試著按壓寶寶身體任何部位,只要按壓的皮膚處呈現白色就沒有關系,是黃色就要注意了。
4、家里光線不要太暗
寶寶出院回家之后,盡量不要讓家里太暗,窗簾不要都拉得太嚴實,白天寶寶接近窗戶旁邊的自然光,電燈開不開都沒關系,不會有什么影響。如果在醫(yī)院時,寶寶黃疸指數超過15mg/dL,醫(yī)院會照光,讓膽紅素由于光化的反應而代謝。如果媽媽出院回家了,則要照自然光,照光或多或少會有些幫助。
5、勤喂母乳
如果證明是因為喂食不足所產生的黃疸,媽媽必須要勤喂母乳,因為乳汁分泌是正常的生理反應,勤吸才會刺激分泌乳激素,分泌的乳汁才會愈多,千萬不要以為寶寶吃不夠或因持續(xù)黃疸,就用水或糖水補充。
6、保證充足的睡眠
給寶寶提供一個安靜舒適的環(huán)境,幫助寶寶能夠安靜的入睡,一般寶寶剛出生,探望的人比較多,同時很多親戚朋友都會抱一抱,這些都會影響寶寶的休息,容易引起寶寶煩躁,不利于寶寶恢復身體,最好是媽媽陪在寶寶身邊一起睡,可以增加寶寶的安全感,睡得更香,寶寶有一個充足的睡眠,有利于病情的恢復。
1、勤喂奶
勤喂奶有助于提高剛出生的寶寶喂養(yǎng)而促進腸蠕動和膽紅素在糞便中排泄,減少黃疸光療機會,降低膽紅素水平。
2、添加糖水
如出生24小時后測得黃疸指數>9mmol/L,可以在兩次喂奶之間添加葡萄糖水以增加剛出生的寶寶小便次數,以利于小便中膽紅素的排泄?;蛘呶拱组_水也是可以的,建議2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20ml左右,以白開水最佳!
3、游泳
寶寶游泳可以促進胃腸道激素和胃泌素,胰島素釋放增多,食欲增加。而且游泳時活動消耗量較多腸蠕動加強,排便多,有利于胎糞的盡早排出,從而降低新生兒黃疸。
4、撫觸
給剛出生的寶寶進行撫觸可促使迷走神經興奮性增加,從而使胃泌素和胰島素分泌增多,增加嬰兒的喂哺量,促進食物消化吸收,促進胎糞排泄。減少膽紅素的重吸收,從而降低血清膽紅素水平。
備注:撫觸是用雙手對剛出生的寶寶的各部位皮膚進行有次序的按摩,出生24小時后的寶寶,即可開始皮膚撫觸??稍谙赐暝?、游泳后、午睡或晚上睡覺前、兩次哺乳中間、寶寶不饑餓不煩躁時進行。
5、多曬太陽
寶寶黃疸偏高,家長們可多帶寶寶到外面曬曬太陽,照射外面的紫外線,能夠盡快幫助寶寶降低黃疸,建議最佳曬太陽的時間是早上9:00—9:30,下午4:00—4:30,每次時間20分鐘,這段時間太陽相對溫和,不會傷害寶寶皮膚。
1、寶寶出生后,即應密切觀察皮膚黃疸情況,注意過早出現或過遲消退,或黃疸逐漸加深,或黃疸退后復現等情況,以便及早考慮病理性黃疸的診斷。
2、新生兒黃疸期間注意觀察寶寶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吸吮困難、驚剔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及早發(fā)現重癥嬰兒,及早治療。
3、多曬太陽可以起到退黃的效果,但要注意在陽光充足時隔著玻璃窗給寶寶照射,注意不要著涼;注意保護眼睛和會女性私處;照射時間以上下午各半小時為宜,注意變換體位,以免曬傷。
1、嬰兒出生后就密切觀察其鞏膜黃疸情況,發(fā)現黃疸應盡早治療,并觀察黃疸色澤變化以了解黃疸的進退。
2、注意觀察胎黃嬰兒的全身癥候,有無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難、驚惕不安、兩目斜視、四肢強直或抽搐等癥,以便對重癥患兒及早發(fā)現及時處理。
3、密切觀察心率、心音、貧血程度及肝臟大小變化,早期預防和治療心力衰竭。
4、注意保護嬰兒皮膚、臍部及臀部清潔,防止破損感染。
5、胎黃常因孕母遭受濕熱侵襲而累及胎兒,致使胎兒出生后出現胎黃,故妊娠期間,孕母應注意飲食有節(jié),不過食生冷,不過饑過飽,并忌酒和辛熱之品,以防損傷脾胃。
6、婦女如曾生過有胎黃的嬰兒,再妊娠時應作預防,按時服用中藥。
7、需進行換血療法時,應及時做好病室空氣消毒,備齊血及各種藥品、物品,嚴格操作規(guī)程。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