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疾病百科 > 經期肚子疼是怎么回事?經期肚子疼如何緩解?[圖]

經期肚子疼是怎么回事?經期肚子疼如何緩解?[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19:35 經期肚子疼痛經

女性經期腹痛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癥狀,不同體質的人疼痛的時間和周期以及疼痛的程度都不同,這也是很多女性最為煩惱的時候,很多人稱其為“經期綜合癥”,這不僅影響女性正常的生活,甚至還會影響其工作和學習。那么,經期腹痛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如何才能最快又有效的緩解呢?

經期肚子疼是怎么回事?經期肚子疼如何緩解?(1)

1、緩解方法

(1)輕度的經期肚子疼,通常只有肚子疼痛和腰酸的癥狀,仍能夠堅持工作。這種程度的話,注意休息,不要碰冰冷的水,注意腰腹部保暖,喝點溫熱的紅糖水或姜茶,就能夠有效緩解了肚子疼的癥狀了。

(2)中度的經期肚子疼,除了前面輕度的癥狀外,還會出現(xiàn)疼痛難忍、惡心、嘔吐等癥狀出現(xiàn)。這時最好保持休息,不能勞累。除了輕度癥狀的緩解方法外,根據(jù)需要還可以服用止痛藥或痛經寶顆粒等藥物,來緩解疼痛,維持正常的工作能力。

(3)生活中還有不少女性會出現(xiàn)重度的情況,出現(xiàn)肚子疼痛難忍,無法正常左立、面色蒼白、冒冷汗等嚴重癥狀。重度的經期肚子疼如何緩解?此時患者一定要休息,需要的話最好就醫(yī)進行緩解和治療。對于癥狀嚴重的女性,應就醫(yī)排查引起這種情況的原因。如果是身體疾病,如子宮問題等引起的,需要針對病因進行有效治療后,才能真正有效緩解。

2、原因分析

一、原發(fā)性痛經

1.氣滯血瘀

主證:每于經前一、二日或經期小腹脹痛、拒按,經血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色紫暗有塊,血塊排出則疼痛減輕,胸脅乳房作脹,舌質紫暗,舌邊或有瘀點,脈沉弦。

分析:沖住氣血郁滯,氣血運行欠暢通,故經前或經期少腹脹痛、拒按,經量少或排出不暢;經血瘀滯,故色暗有塊;塊下瘀滯稍通,故疼痛暫減;瘀滯隨經血而外泄,故經后疼痛自消。但若郁滯之因未除,則下次經期腹痛復發(fā)。舌質紫暗,脈沉弦,均為氣滯血瘀之象。

2.寒凝胞中

(l)陽虛內寒

主證: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喜按,得熱痛減,經量少,色暗淡,腰腿酸軟,小便清長,苔白潤,脈沉。

分析:腎陽虛弱,沖任、胞宮先煦,虛寒滯血,故經期或經后小腹冷痛,經少色暗淡;寒得熱化,故得熱痛減;非實寒凝血,故喜按。余癥均為腎陽不足之象。

(2)寒濕凝滯

主證:經前或經期小腹冷痛,得熱痛減,按之痛甚,經量少,色暗黑有塊,惡心嘔吐,畏寒,便溏,苔白膩,脈沉緊。

分析:寒濕之邪傷及下焦,客于胞中,血被寒凝,行而不暢,因而作痛,經血色暗黑而有塊;寒濕中阻,陽氣被遏,水濕不運,則畏寒便溏,惡心嘔吐。余癥均為寒濕阻滯所致。

3.濕熱下注

主證:經前、經期少腹脹痛,經量多,色紅,質稠或有塊,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紅苔黃膩,脈弦數(shù)。

分析:外感或內蘊濕熱,流注沖任,阻滯氣血,經行不暢,故經來腹痛;熱擾沖任,則量多色紅有塊;熱灼津液,則經水質稠;濕熱下注,傷及任帶,則平日帶下色黃或有穢臭。舌脈均為濕熱內盛之象。

4.氣血虛弱

主證: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月經色淡量少,質稀,伴神疲乏力,面色蒼白,舌淡苔薄,脈虛細。

分析:體虛氣血不足,經行后血??仗摚}失養(yǎng),或體虛陽氣不振,運血無力,故見經期或經凈后小腹隱痛,喜揉按;氣虛陽氣不充,血虛精血不榮,故經血色淡量少,質稀。余癥亦為血虛氣弱之象。

5.肝腎虧虛

主證,經凈后小腹隱痛、腰酸,經血量少而質薄,經色暗淡,或有頭暈耳鳴,小腹空墜不溫,舌質淡,苔薄白,脈沉細。

二、繼發(fā)性痛經

子宮內膜異位癥

痛經特點:繼發(fā)性、進行性加重。所謂進行性是指疼痛多隨局部病變的加重而逐年加劇。多位于下腹部及腰骶部,可放射至女性私處、會陰、肛門或大腿,常于月經來潮前1~2日開始,經期第1日最為劇烈,以后逐漸減輕,月經干凈時消失。

疼痛的程度與病灶大小并不一定成正比。病變嚴重者如較大的卵巢子宮內膜異位囊腫,可能疼痛較輕,而散在盆腔腹膜的小結節(jié)病灶反可導致劇烈痛經。

慢性盆腔炎

痛經特點:范圍大。盆腔慢性炎癥形成的瘢痕粘連以及盆腔充血,常引起下腹部墜脹、疼痛及腰骶部酸痛,月經前后加重。痛經表現(xiàn)為雙側上腹持續(xù)性疼痛,可放射至腰部,有時伴肛門墜脹感。

子宮腺肌病

痛經特點:進行性加重。呈嚴重痙攣性絞痛。多發(fā)于30歲以上經產婦。

子宮黏膜下肌瘤

痛經特點:因肌瘤向子宮黏膜方向生長,突出于宮腔,影響經血排出,故可引起子宮異常收縮,發(fā)生痛經,表現(xiàn)為下腹墜脹、腰酸背痛,并伴有經量增多及周期紊亂。

慢性宮頸炎

痛經特點:慢性宮頸炎的主要癥狀是白帶增多,當炎癥沿宮骶韌帶向盆腔擴散時,會引起痛經,主要表現(xiàn)為腰骶部疼痛、盆腔部下墜痛等,疼痛在月經期、排便或同房時加重。淋球菌等所致宮頸炎,常導致宮頸管閉鎖或狹窄,引起經血逆流,導致痛經。

盆腔淤血綜合征

痛經特點:表現(xiàn)為范圍廣泛的慢性淤血性痛經,并有下腹痛、低位腰痛、經期乳房痛等癥狀。疼痛往往在月經前數(shù)天加重,來潮后第一或第二天減輕,也有少數(shù)持續(xù)痛。疼痛在患者站立一段時間后及跑、跳或突然坐下時加重,下午比上午重。常見于25~40歲婦女。

生殖道畸形

痛經特點:宮體過分前傾、處女膜閉鎖等機械性阻塞,使經血流出不暢、積血,誘發(fā)子宮平滑肌不正常收縮,從而發(fā)生痛經。一般是出現(xiàn)逐漸加重的周期性下腹痛,下腹可能出現(xiàn)逐漸增大的包塊。

宮頸或宮腔粘連

痛經特點:宮頸或宮腔粘連引起經血流通不暢,而誘發(fā)痛經。多見于反復人流、子宮內膜結核等。

3、痛經癥狀

(1)原發(fā)性痛經:每次于月經數(shù)小時后,在下腹有難以忍受的痙攣性疼痛,呈一陣一陣地間歇性,藥物不易緩解,每次疼痛持續(xù)2~3分鐘,間歇十幾分鐘,如此持續(xù)數(shù)小時,但一般不超過12小時,很少超過24小時。疼痛??缮婕暗酱笸惹懊?,常有四肢冰冷、頭痛或有胃痛、便稀等癥,也可誘發(fā)支氣管炎等。

(2)膜樣痛經:這種現(xiàn)象較少見,但疼痛劇烈,開始于經前數(shù)小時或一二天。內膜樣物排出后疼痛立即消失。排出的內膜樣物呈三角形,大小為3cm×4cm×0.2cm~3cm×4cm×0.8cm。

(3)充血性痛經:病情輕者疼痛不明顯,嚴重的如盆腔炎在行經前及經期特別嚴重。盆腔部疼痛常常在經前一二天出現(xiàn),經期較重,在月經干凈時消失。經前一二天也可有乳房脹痛、頭痛、便稀、下腹和背部脹痛等癥狀。

(4)繼發(fā)性痛經:痛經過程比較復雜。于經前不久開始,延續(xù)到整個月經期,至月經干凈后才慢慢消失。常見的有盆腔炎、慢性宮頸炎、子宮內膜異位癥、盆腔內腫瘤或子宮解剖結構異常等。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