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風病是一種傳染性的疾病,一般防治最好的途徑就是在源頭預防,但是我們只有知道麻風病是怎么傳播的,才能避免這些傳播途徑接觸我們,才能更好的預防麻風病。那么,麻風病都有哪些具體的傳播途徑呢?麻風病一般是怎么傳染的呢?
麻風病是一種慢性傳染病。傳染病的傳染源一般是由傳染型病人、帶菌者和動物宿主三方構成的。
在麻風病中,傳染型病人主要是指瘤型和界線類麻風。這兩型麻風病是傳播麻風病的主要傳染源。麻風病的帶菌者,主要是指多菌型病人的家屬或接觸者身體內帶有麻風菌而成為傳染源,事實上他們所造成的傳染威脅是很小的。在麻風病的宿主中,已發(fā)現美洲的犰狳不僅易于感染麻風菌,且有天然帶菌者,故可能成為麻風病的傳染源。但由于該動物少而局限于某地,尚不能證明犰狳是麻風病傳染源之一。
麻風病的傳染途徑主要以直接接觸傳染為主,其次為間接傳染。
其他傳染方式,如昆蟲傳染及水與土壤傳染還未得到證實。傳說吃某種食物(如雞蛋、咸魚)會傳染麻風病是沒有科學報據的。
是指健康人與含有細菌的麻風病人直接接觸,而感染上此病,例如同睡、同住、同吃、同工作、同勞動、對話等互相接觸。傳染性病人的皮損或鼻分泌物及咽喉飛沫中含有的麻風桿菌,侵入健康者軀體,使健康者感染麻風病。
是指健康人接觸麻風病人污染過的生活用品,或生產工具等媒介物而被傳染上的。這種傳染方式很少見。
麻風桿菌侵入人體的門戶主要是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鼻粘膜,而完整無損的皮膚或鼻粘膜具有抵抗力,麻風桿菌不易侵入。麻風菌侵入機體后是否發(fā)病,尚需視機體免疫力如何而定。即使發(fā)病,發(fā)生何型,也與機體免疫力密切相關,所以提高機體免疫力,避免與麻風病人接觸,有利于預防麻風病。不過因為兒童基本從小就接種卡介苗,我國的麻風病發(fā)病率很低,所以麻風病很少會傳染開來。
麻風病的潛伏期一般為2-5年,臨床主要表現為皮膚癥狀,如斑疹、丘疹、結節(jié)、斑塊、浸潤、潰瘍等,往往伴有閉汗、毛發(fā)脫落、淺感覺障礙和(或)萎縮;其次為神經癥狀,表現為神經粗大、淺感覺障礙、神經痛、運動障礙等,在未及早診治的中、晚期患者還可見到眼、耳、鼻、喉、淋巴結及內臟損害,甚至發(fā)生畸殘。雖然麻風病引起的后果較為嚴重,但只要早發(fā)現,早診斷,早治療,就能夠避免。目前麻風的治療由WHO提供的聯合化療方案,主要藥物有利福平、氨苯砜和氯苯吩嗪。
如何預防麻風病呢?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健康教育顯得很重要。一般來說,病人經過短期規(guī)則治療后,已經不具備傳染性。可以正常和家屬在一起工作、學習和生活,但由于潛伏期很長,在麻風病人確診和治療之前就已經與病人長期接觸的家屬,應該每年主動接受健康檢查,并注意自己身上可能出現的麻風癥狀,一旦出現可疑麻風癥狀即找專業(yè)醫(yī)生就診。在出現新病人的地方,當地防治人員應對與該新病人的所有接觸者進行健康檢查。在麻風病高流行區(qū),要避免皮膚外傷,特別是在從事手足容易外傷的工種時,應該戴手套或穿防護鞋。居住的房屋要保持通風、寬敞和光線充足,從而減少麻風桿菌感染的機會。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