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按摩手法 > 女人腎虛的癥狀是什么?按摩什么穴位能補腎?[圖]

女人腎虛的癥狀是什么?按摩什么穴位能補腎?[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6 13:01 腎虛補腎健身

腎虛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病癥,主要是由于生活護理不當導致的,一般男性腎虛較為常見,女性也可能出現(xiàn)腎虛的癥狀,那么女人腎虛的癥狀有哪些?按摩什么穴位能補腎?女人腎虛的癥狀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的了解如何護理調養(yǎng)最好吧。

女人腎虛的癥狀是什么?按摩什么穴位能補腎?(1)

1、按摩補腎的穴位

【腎俞穴:強壯腎氣】

腎俞穴是腎經(jīng)的主要穴位,經(jīng)常按壓可以強壯腎氣,增強腎的功能,尤其對月經(jīng)不調、性冷感有幫助。因此,月經(jīng)不調的女性不妨試試按摩腎俞穴,以調脫月經(jīng)不調的煩惱。

【承扶穴:強化女性私處收縮力】

中醫(yī)認為,承扶穴主導生殖器官的神經(jīng)從此處經(jīng)過。經(jīng)常按壓承扶穴,可以強化女性私處的收縮力,增加對性的感受力。因此,常按摩刺激承膚穴可治療性冷感。

【中府穴:通肺經(jīng),治腹脹】

中府穴是肺經(jīng)上的大穴,是調理內息的一個重要穴位。經(jīng)常按摩可以順暢肺的經(jīng)脈,有豐胸的作用,還可以強化淋巴循環(huán),減輕胸悶、肩背痛。并且可兼治脾肺兩臟之病,治療氣不足,腹脹,消化不良,水腫等。對于腸胃功能不好的女性朋友,不妨每天花十分鐘按摩中府穴。

【命門穴: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

按摩命門穴,可以延緩衰老、推遲更年期。另外,按摩命門穴也有催情的作用,能改善性冷感,平衡和回復性功能。

【天柱穴:提神醒腦、去疲勞】

當您感到疲乏困倦時,不妨按摩天柱穴。按摩天柱穴可以起到提神醒腦、去疲勞的功效。在夫妻生活時,也可以用拇指輕輕撫摸天柱穴以及周圍,會讓女性有一種觸電般的酥麻感覺,能充分達到前戲的效果。

【膈俞穴:促血液流通,增欲望】

按摩膈俞穴,可以起到促使血液流通,同時,按摩膈俞穴與按摩天柱穴一樣可起到提高欲望的功效。按摩膈俞穴有助于女性身體產生一種難以言喻的快感。

2、女人腎虛的癥狀

1.虛胖

中醫(yī)認為肥胖的基本原因是痰、濕、滯,更進一步說是由于氣虛。所以,腎氣虛的女性常有發(fā)胖趨勢。

2.月經(jīng)不調

中醫(yī)認為腎氣充盛才能使氣血和調,沖脈任脈功能正常才能使月經(jīng)周期正常循環(huán),因此,腎氣不足是月經(jīng)不調的一個重要因素。

3.怕寒畏冷

正如《靈樞·百病始生篇》記載,腎陽不足即生寒。臨床研究則發(fā)現(xiàn)腎虛的人均有副交感神經(jīng)偏亢進的現(xiàn)象,導致心跳減慢、血壓下降,基礎體溫較低。

4.失眠、渾身燥熱、注意力難以集中

腎陰虛則虛火內擾,讓人煩躁;晚上陰氣無法內收則導致失眠、多夢。再加上陰虛精虧導致骨骼失養(yǎng),所以腎陰虛的人還常常感到腰膝酸軟。

5.眼瞼浮腫、黑眼圈加重、面色蒼白

腎主水,腎虛則水液代謝不利,導致水腫,而眼瞼是最容易被發(fā)現(xiàn)的部位。至于黑眼圈、面色蒼白無光則是由于腎虛導致了血液循環(huán)出現(xiàn)問題。

3、補腎的食物有哪些

1、枸杞子:是強精固腎、固本培原、抗衰老的藥食養(yǎng)用物品。據(jù)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枸杞子含有多種必須氨基酸,能使身體強壯。內服補益精氣、強盛陽道。

2、山藥:有健脾益肺、強精固腎的功效。煎湯服用或調制山藥粥,能補腎益精、固澀止遺,經(jīng)常食用可防治陽萎、早射、遺經(jīng)、腿軟。

3、蓮子:有補皮澀腸、養(yǎng)新固腎的功效。蓮子中含有蓮子堿、蓮子糖等成分,鈣、磷、鐵的含量也相當豐富,是收斂強壯的健康食品,常吃能夠治脾久瀉。

4、蛤蜊:能促進性腺和甲狀腺機能活化、益精固腎、造血強肝,具有防止老化,強化性機能的功效。

5、雀肉、雀卵:雀肉及麻雀肉,有壯陽益精的功效。能治腎虛、腰痛、陽萎、早射等疾病。

6、鹿肉:鹿肉性溫和,有補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中國傳統(tǒng)醫(yī)學認為鹿是屬于純陽之物補益腎氣之大是所有肉類中之首。

7、黑豆:黑豆被古人譽為腎之谷,味甘性平,不僅形狀像腎,還有補腎強身、活血利水、解毒、潤膚的功效,特別適合腎虛患者。

8、黑米:具有滋陰補腎、健脾暖肝、補益脾胃、益氣活血、養(yǎng)肝明目等療效。經(jīng)常食用黑米,有利于防治頭昏、目眩、貧血、白發(fā)、眼疾、腰膝酸軟、肺燥咳嗽、大便秘結、小便不利、腎虛水腫、食欲不振、脾胃虛弱等癥。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