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人群 > 幼兒 > 嬰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嬰兒心理需注意哪些問題?[圖]

嬰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嬰兒心理需注意哪些問題?[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1-25 14:42 嬰兒心理護理

寶寶在嬰幼兒時期,還不能夠完全的表達自己的需求,所以父母往往都不知道孩子的心理變化情況,其實寶寶從出生開始他的心理活動就是在不斷變化的,只是由于年齡小,表達的不是很明顯,所以父母沒有發(fā)現(xiàn)而已。那么寶寶的心理發(fā)展有什么規(guī)律呢?要注意什么問題呢?

嬰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怎樣的?嬰兒心理需注意哪些問題?(1)

1、嬰兒心理發(fā)展的規(guī)律

1.感知覺的發(fā)育

(1)視覺:新生兒的視覺神經較為敏感,尤其是移動的物體、色彩鮮艷的物體、人臉。這也就是為什么新生兒認生的原因,因為他們喜歡看人臉的外形,眼球喜歡隨著移動的物體轉動,月齡增長之后能夠辨別色彩和非色彩。

(2)聽覺:新生兒出生后對聲音也很敏感,能夠區(qū)分不同的聲音,特別是成長到3—4個月的時候,聽到母親的聲音很興奮。

(3)嗅覺:新生兒在出生后嗅覺就發(fā)育得不錯,當哺乳時候會根據乳香找乳頭位置。成長3—4個月后開始區(qū)分愉悅和不愉悅的氣體,7—8個月后能夠區(qū)分刺激性氣味。

(4)味覺:出生后的寶寶從喂養(yǎng)母乳開始就知道乳汁的味道并識別,月齡成長后就能夠用情緒表達令人愉悅的味道,比如說甜味、酸味。

(5)觸覺:觸覺是寶寶出生后認識環(huán)境、了解環(huán)境的主要手段,寶寶的認知和依戀關系都離不開觸覺,觸覺的主要載體是皮膚、雙手和嘴巴。

(6)知覺:知覺是感覺的發(fā)展和延伸,先有了感覺的初步印象再經過知覺的加工。一般來說,知覺活動開始于出生后4—5個月。

2.運動的發(fā)育規(guī)律

(1)從頭至尾,嬰兒先能抬頭,接著會坐,然后直立、走路。

(2)從近到遠,嬰兒的肌肉先發(fā)育的部位往往是離身軀近的地方,比如先學會抬起肩膀。

(3)從不協(xié)調到協(xié)調,嬰兒的神經發(fā)育不成熟,肢體協(xié)調程度在逐漸加強。

(4)從正面動作到反面動作,嬰兒先學會向前走才會向后走,先會向前看才會向后看。

3.語言的發(fā)育階段

(1)語言感知階段:嬰兒剛出生對環(huán)境不能適應,母親哄著就逐漸不哭了,能夠感知到熟悉的語言。

(2)語言——動作階段:在想要得到某個物體的時候,往往嘴里發(fā)出聲音,同時自己也會向那個方向移動。

(3)學說話階段:這個時期嬰兒開始學會簡單詞組,會跟著大人說一些簡短的句子。

4.心理活動的發(fā)育

(1)依戀母親:新生兒在母親的親密接觸和照顧下形成了特別的情感,那就是對母親的依戀。這種關系能夠促進嬰兒的智力發(fā)育,養(yǎng)成積極向上的個性以及健康的情感。

(2)父嬰交往:據研究顯示,父親在嬰兒成長的過程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主要用來區(qū)別于母親。父親的角色對嬰兒個性的養(yǎng)成和認識以及社交能力的發(fā)展有著積極作用。

上述就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嬰兒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的變化,從各個方面體現(xiàn)。那么嬰兒的心理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

2、嬰兒心理需注意的問題

1.斷奶的心理問題

斷奶是每個嬰兒成長過程中都要面對的大事,采取合適的辦法是很重要的。有些母親為了斷奶隔離孩子,孩子見不到母親會哭鬧;

有的母親狠下心斷奶發(fā)現(xiàn)孩子哭鬧舍不得,又繼續(xù)喂奶,然后又幾次斷奶,這樣斷斷續(xù)續(xù)的方式沒有取得效果反而刺激孩子。

這些不合適的斷奶方式會給孩子心理留下陰影,會造成嬰兒厭食、哭鬧、夜驚。

專家建議,可以在斷奶前幾個月慢慢帶著粥、飯等食物,給寶寶一個適應過程,切忌突然斷奶。

2.控制訓練要循序漸進

嬰兒逐漸長大,大小便需要自我控制。這個過程需要慢慢訓練,不能對孩子過分訓斥和埋怨,更不要打罵孩子。

對孩子的訓練不要過早,因為嬰兒的腦子發(fā)育程度不同以及對自身的控制力也有差異,但是差不多兩歲半開始訓練比較合適。

3.不要嚇唬孩子

孩子的心理很脆弱,家長不能嚇唬孩子,不管是出于何種目的。

孩子在經過嚇唬之后心理會留下陰影,以后再觸碰相同的物體或者聽到相同的話都會產生恐懼心理,性格也會變成膽小怕事。

總結:上文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嬰兒的心理活動的變化過程和注意事項,希望家長朋友們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心理健康要從小培養(yǎng),切勿耽擱!

3、教育不當易引起叛逆

1.嚴厲,不給孩子機會

有部分父母比較專制,從來都是高高在上的態(tài)度,不讓孩子有機會表達自己的想法,也不會考慮孩子的感受,只是不停地在說教、指揮孩子。

2.父母期望太高

也有不少父母望子成龍的愿望比較迫切,不管孩子愿不愿意或者有沒有天賦,只管讓孩子參加各種輔導班、培訓班,這就很容易讓孩子產生逆反心理。

3.壓抑孩子的好奇心

孩子對各種事物都會有著極強的好奇心,看到新事物就會上去“研究研究”,難免就會碰壞東西。

這時父母們的教育方式會有所差別,有時候不了了之,有時候卻又嚴加指責,如此前后不一的教育方式,會讓孩子感到迷茫,不知道這樣做到底是對是錯。

長期下來,孩子也就產生了逆反心理。

4.反復嘮叨,引起厭煩

還有的家長過分的小心翼翼,或者過分的嘮叨,不管孩子做什么都要來插一腳,因而易讓寶寶出現(xiàn)厭煩感,也就會引起反抗的情緒。

上述是小編給大家介紹的關于孩子的逆反心理的引起原因,希望家長朋友們能夠注意。那么孩子一旦有這樣的心理,我們應該怎么辦呢?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