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健康 > 中醫(yī)理論 > 中醫(yī)怎么看舌頭?中醫(yī)看舌頭能看出什么病?[圖]

中醫(yī)怎么看舌頭?中醫(yī)看舌頭能看出什么病?[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20:50 中醫(yī)舌頭中藥

生活中我們多數人肯定有過這樣的經歷,就是去看中醫(yī)的時候,中醫(yī)會看一下你的舌頭,雖然我們不知道他們看出來了什么的,但是中醫(yī)確實是診斷出了病癥。那么,中醫(yī)看舌頭都是看的什么呢?中醫(yī)又是怎么看舌頭診斷的呢?

中醫(yī)怎么看舌頭?中醫(yī)看舌頭能看出什么???(1)

1、看舌頭幾個方面

(1)第一,看舌質,是紅的,還是紫的;是淡的,還是暗的;

(2)第二,看舌苔,是黃苔,還是白膩苔

(3)第三,看舌體,有沒有裂紋、有沒有齒痕,是胖舌,還是瘦舌,舌頭是不是僵硬,有沒有歪斜等。

(4)最后,看舌的脈絡。

2、根據癥狀來診斷

(1)舌兩側紅,肝火旺

如果不僅口干,口還發(fā)苦,眼睛發(fā)紅等,則都屬于肝火旺的表現。有肝火時,舌質會發(fā)紅,但兩側紅更明顯。臨床上,吃龍膽瀉肝丸就可以清肝火。此外也可以喝藥茶,比如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荊子沏水。如果伴隨臉發(fā)紅,血壓升高,可以用夏枯草、鉤藤來泡水,具有輔助降壓作用。

(2)舌尖紅,有心火

一般來說,比正常顏色要深的紅舌是比較多見的病體癥狀,它預示著體內有熱證。心火的表現主要是舌尖紅,另外還有口干、煩躁、口舌生瘡、睡眠不好、小便發(fā)黃、大便偏干等癥狀。如果心火旺盛,但癥狀較輕的,在臨床上常用導赤散;如果癥狀嚴重,可以用瀉心湯,里面有黃連、黃芩、黃柏、大黃,這些中藥都有瀉火作用。

(3)舌紅咳嗽,有肺火

發(fā)紅部位在舌頭的前半部,且伴隨咳嗽、鼻干、口干、咽干等,一般屬于肺火。清肺火主要使用瀉白散。此外,因為肺與大腸相表里,很多肺熱病人大便都不通暢。因此,治療時既要清肺熱,還要通腹氣,可以用白茅根15克、蘆根15克、大白蘿卜50克切成塊,做成湯,就是一道很好的清熱佳肴。

(4)舌紅苔黃且口臭,胃火

胃熱的時候整個舌頭都比較紅,有時候舌紅苔黃,黃色會把紅色覆蓋掉,需要特別注意。胃火旺者通常表現出胃疼、口臭口苦、老想喝水,特別是涼水等癥狀。此時建議試試清胃熱的藥。若是除了胃疼,還有似饑非饑,似脹非脹的感覺,不想吃東西,嘴干,通常是胃陰不足導致,可采用蘆根、石斛、沙參等養(yǎng)胃陰。

(5)伸舌頭很費勁 正氣已經大傷

如果觀察到舌體在顫抖,往往是正氣虛弱和陰津虧乏、肝風內動。正常人的舌頭是很靈活的,有的人把舌頭伸出來都很費勁,這說明他身體的正氣已經大傷,病比較重了。

學會看舌象、舌頭,可以判斷體內的病是否嚴重,例如一個人體內是否有濕邪?就可以藉由舌苔來判斷,因為濕邪直接和舌苔掛鉤,當一個人的舌苔又厚又膩,說明濕氣重,甚至化成痰了;舌苔干凈清爽,說明濕氣沒有那么重。

3、秋季清火的食物

(1)南瓜

南瓜可以防止嘴唇干裂、鼻腔流血及皮膚干燥等,可以增強肌體免疫力,改善秋燥癥狀。吃南瓜要適量,一天的量不宜超過一頓主食,也不要太少,可做“南瓜紫米粥”。

做法:把南瓜切片,把米、大棗洗凈,與南瓜片一起放入鍋內加水煮,先用猛火煮沸,后改用文火,煮至米爛即可。

(2)枇杷

中醫(yī)認為,枇杷味甘、酸,性平,有潤肺止咳、止渴和胃、利尿清熱等功效,用于肺痿咳嗽、胸悶多痰,很適合秋天食用,也有防病作用。

小提示:在枇杷選購時,以個頭大而勻稱、呈倒卵形、果皮橙黃,并且茸毛完整、多汁、皮薄肉厚、無青果為佳。枇杷如果放在冰箱內,會因水氣過多而 變黑,一般儲存在干燥通風的地方即可。枇杷因含多酚類成分,剝皮后,容易褐化變色,浸于冷水、糖水或鹽水中,可防變色。尚未成熟的枇杷切勿食用。糖尿病人忌食,脾虛滑瀉的人應少吃或不吃。

(3)干果和綠葉蔬菜

干果和一些綠色葉子的蔬菜都含有豐富的鎂和葉酸,當身體長期缺少這兩種物質之后就會表現的比較焦慮,鎂是人體內強心的元素,能夠在這個天氣干燥的天氣讓心臟能夠足夠大動力運轉,葉酸則可以保證血液質量,從而改善神經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吸收。

可以適量多吃點蓮藕、海魚、香蕉、胡桃、瓜子、榛子、菠菜、芹菜、生菜等。秋季多吃這些食品,對干燥和情緒波動有幫助。

(4)豆類和谷類

豆類和谷類含有維生素B,維生素B1是營養(yǎng)人體神經末梢的重要物質,維生素B6有穩(wěn)定細胞狀態(tài)、提供各種細胞能量的作用。

維生素B1和B6在粗糧和豆類里面含量最為豐富,秋季可以每周吃3~5次粗糧米飯或者是粥,如大麥米、薏米、玉米粒、紅豆、黃豆和大米等。另外,糙米餅干、糙米蛋糕、全麥面包等都可以常吃一些。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