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食品安全 > 剖腹產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剖腹產飲食禁忌是什么?[圖]

剖腹產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剖腹產飲食禁忌是什么?[圖]

大眾健康網 2019-12-02 19:58 剖腹產孕婦飲食

剖腹產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生吃方式,這種生吃方式可以減少產婦的痛苦,而且也可以降低生產帶來的危險,那么剖腹產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剖腹產飲食禁忌是什么?剖腹產的飲食禁忌有很多,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剖腹產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吧。

剖腹產飲食注意事項有哪些?剖腹產飲食禁忌是什么?(1)

1、產后不宜濫用滋補品

有的產婦認為進行剖腹產手術后食用人參,西洋參,魷魚一類的滋補品有利于調養(yǎng)身體,促進術后身體恢復,其實事實并非如此,這些滋補品對身體恢復十分不利。人參,西洋參有強心,興奮的作用;魷魚體內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物質EPA,這些物質會抑制血小板凝集,不利于術后止血和腹部傷口愈合。

2、產后6小時不宜進食

剖腹產后6小時內,麻藥的效果沒有完全退卻,腸道等器官蠕動比較慢,此時產婦不應該進食。6小時之后,腸腔由于缺少運動,積存了大量氣體,這時可以食用少量排氣食物,如蘿卜湯等,等排氣出來,腸胃功能恢復正常之后,可以適量食用一些清淡的流質食物。

3、剖腹產后禁食的食物

產婦在手術后24小時可以禁食一些流質食物,但是流質食物也不能全部都吃買牛奶,豆?jié){,甜食,蛋類,茶水,咖啡等刺激性飲品是禁止食用的,因為此時產婦腸腔內的脹氣沒有完全排出,吃這些食物會加重脹氣,導致便秘。

產后40天內應該禁食西瓜,白菜,蕎麥,薏米,綠豆,螃蟹,田螺,烏魚,柿子,香蕉,柚子,獼猴桃,甘蔗,甜瓜,苦瓜,荸薺等性寒食物,以免導致腹部受寒,造成氣血凝集,影響傷口愈合。

含深色素的食物產婦也要禁食,如醬油,腌菜,黑米,黑木耳和含食用色素過多的食物,這些食物會造成刀疤色素沉淀,影響腹部美觀。

4、術后一周內適宜食物

術后一周內,產婦可以食用少量魚湯,蔬菜湯等湯水進行滋補,以促進傷口的愈合,注意湯水的清淡,雞湯,肉湯一類的湯品過于油膩,會加重腸胃負擔,不利于傷口恢復。

5、一周后適宜吃的食物

產婦順利排氣之后,膳食可由流質改為半流質,增加粥類,煮爛的面類,蛋湯等食物,這些半流質食物既富于營養(yǎng),又容易消化,在粥,或者面中加一些肉松,魚松等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有助于促進皮下組織自我修復。

6、三周后的滋補食物

剖腹產媽媽在手術后三周可以適量食用牛肉,雞肉,海蝦,海參等食物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并且可以在滋補膳食中加入有滋補功效的中草藥,比如在雞湯中放人參,枸杞,當歸,黃芪等藥材提高營養(yǎng),以促進身體恢復,需要注意的是,中草藥用量要適度,不宜放太多,以免造成產婦上火。

7、孕期飲食注意

1、不宜長期高脂肪飲食

在孕期,孕婦需要適當增加對脂肪的攝入,但如果孕婦長期高脂肪膳食,勢必增加胎兒罹患生殖系統(tǒng)癌瘤的危險。長期多吃高脂肪食物,會使大腸內的膽酸和中性膽固醇濃度增加,同時,高脂肪食物能增加催乳激素的合成,促使發(fā)生乳腺癌,不利母嬰健康。

2、不宜過量攝入高蛋白質

醫(yī)學研究認為,蛋白質供應不足,易使孕婦體力衰弱,胎兒生長緩慢,產后恢復健康遲緩,乳計分泌稀少。故孕婦每日蛋白質的需要量應達90-100克。但是,孕期長期高蛋白飲食,會影響孕婦的食欲,增加胃腸道的負擔,容易引起腹脹、食欲減退、頭暈、疲倦等現(xiàn)象。

3、不宜高糖飲食

血糖偏高的孕婦容易生出體重過高的胎兒,也容易導致胎兒先天畸形、出現(xiàn)妊娠毒血癥等。大量醫(yī)學研究表明,攝入過多的糖分會削弱人體的免疫力,使孕婦機體抗病力降低,易受病菌、病毒感染,不利優(yōu)生。

4、不宜長期高鈣飲食

孕婦盲目地進行高鈣飲食,大量飲用牛奶,加服鈣片、維生素D等,對胎兒有害無益。孕婦補鈣過量,胎兒有可能得高血鈣癥,出生后,患兒會囟門太早關閉、顎骨變寬而突出等,不利健康地生長發(fā)育。一般說來,孕婦在妊娠前期每日需鈣量為800毫克,后期可增加到1100毫克,這并不需要特別補充,只要從日常的魚、肉、蛋等食物中合理攝取就夠了。

5、不宜過度咸食

現(xiàn)代醫(yī)學研究認為,吃鹽量與高血壓率發(fā)病有一定關系,孕婦過度咸食,容易引發(fā)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為了孕期保健,專家建議每日食鹽攝入量應為6克左右。

6、不宜濫服溫熱補品

孕期,如果孕婦經常服用溫熱性的補藥、補品,比如人參、鹿茸、鹿胎膠、鹿角膠、桂圓、荔枝、胡桃肉等,勢必導致陰虛陽亢,困氣機失調,氣盛陰耗、血熱妄行、加劇孕吐、水腫、高血壓、便秘等癥狀,甚至發(fā)生流產或死胎等。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