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由于身體發(fā)育不完善,因此如果護理不當很容易出現不適癥狀,那么寶寶腹瀉癥狀有哪些?寶寶腹瀉是什么癥狀?寶寶腹瀉的癥狀是很明顯的,需要及時治療,并且做好護理工作,下面就來詳細了解寶寶腹瀉的癥狀,以及正確的解決方法吧。
大便呈水樣,且似蛋花湯樣的水便分離,或呈黃色、黃綠色便。一日腹瀉2-10次左右,常伴有低熱、吃奶差、嘔吐、精神稍萎靡、輕度腹脹、不安等,并可出現輕度脫水及酸中毒。
一日腹瀉10次以上,全身癥狀較重??捎忻黠@發(fā)熱、體溫不升及拒奶。頻繁嘔吐、腹脹、尿少、嗜睡或不安、四肢發(fā)涼等,在短時間內發(fā)生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
生理性腹瀉
寶寶為母乳喂養(yǎng),每天排泄大便可達到七至八次,有時多起來更可以達到十到十二次,而且排泄物比較稀。如果孩子精氣神佳,食量正常,身體增重無異常,那么家長就無需擔心。
糞便中帶泡沫,且?guī)в兴嵛痘蚋癄€現象,有些情況下還夾雜有消化不佳而造成的顆粒狀、黏液等。另外寶寶常會出現哭鬧、嘔吐等情況。
如果排泄物類似蛋花湯狀,量偏多,未出現膿血,那么很可能感染了輪狀病毒。倘若含有粘液,且明顯帶膿血,伴發(fā)嘔吐、發(fā)熱等現象,那么可能患細菌性腸炎。
此病潛伏時間較短,病癥嚴重,最初是食欲不振、吐奶、腹脹;隨后會出現腹瀉現象,糞便呈黃綠色的水樣,有擊拍聲,帶有腥臭氣。每天排便次數能高達10次,并伴隨有脫水的情況。
寶寶一般每日拉2-4次大便,如果寶寶的排便規(guī)律突然發(fā)生了變化,比如寶寶排便次數比平日里增加了三到四倍,那么就有可能是腹瀉了。
寶寶正常大便多為均勻糊狀,如果在沒有改變食物量及種類的情況下,寶寶的大便次數突然增加,變稀,甚至出現水樣便、蛋花湯樣等,并伴有腸鳴音亢進,那就是典型的腹瀉癥狀了。
家長如果發(fā)現寶寶不但大便次數增多,而且精神不好,皮膚蒼白,沒有食欲,不愛吃東西,尿量減少,黏膜干燥等,那寶寶不單單是腹瀉,而且可能出現了脫水癥狀,要及時就醫(yī)。
1、生理性腹瀉
生下沒幾天就開始腹瀉,每天大便薄薄的,呈黃色或黃綠色,少則2-3次,多則4-5次,時間長達幾個月,甚至半年。但寶寶長得很好,也不見瘦。這種癥狀在醫(yī)學上稱“嬰兒生理性腹瀉”,多見于6個月以下純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
預防
媽媽要少吃蝦蟹類食物及各種生冷食物。
護理
如果不能及時給寶寶換尿布和清洗臀部,還可能引起紅臀,甚至局部感染,因此,尿布只要濕了就得換同,每次給寶寶換尿布時,還應先清洗臀部,必要是抹護臀霜,以保護局部皮膚。
隨著年齡的增長,嬰兒生理性腹瀉會不治自愈,因此不必用藥。
2、喂養(yǎng)不當
過早過多地以粥類與粉糊喂養(yǎng)小兒,碳水化合物過多能引起發(fā)酵,產生消化紊亂。未按時添加輔助食品,于斷奶前突然增加食物改變食物成分,因不能適應而產生消化紊亂發(fā)生腹瀉。
預防
1、4個月以上寶寶,可從少量米粉開始,逐漸添加輔食,從2勺開始,直到寶寶腸胃適應,大便正常,才可逐漸加量。
2、添加的輔食品種一種一種加,適應一種后,再加另外一種。
3、肉食類食物不可一次食用過多,以免造成嬰幼兒胃腸道負擔過重,以致食物在胃腸內消化吸收障礙而出現腹瀉。
護理
腹瀉時暫時停止輔食添加,腹瀉好轉后再逐漸添加。
看護人要了解寶寶的食用量,不可一次性喂寶寶太多食物,尤其是肉食。
3、乳糖不耐受
乳制品中的糖類主要是乳糖,其消化是靠乳糖消化酵素,缺少這種酵素就無法消化乳糖。有些寶寶斷奶后,不再吃奶和奶制品,由于長期“廢用”,乳糖酶活性便隨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最終成為乳糖酶缺乏?;蛘哂捎趯殞毟篂a,損傷了腸粘膜細胞,使之分泌乳糖酶的能力下降,這就是平時所說的“繼發(fā)性乳糖不耐受”。如果飲用乳類便可產生腹瀉、腹脹等癥狀,總稱為乳糖不耐癥。
另外,還有先天性乳糖不耐受,是指從嬰兒出生即無乳糖酶。無論飲用母乳、牛乳均可導致明顯的腹瀉。
預防
1、配合谷物同吃
乳糖不耐受的寶寶空腹喝奶會有較重癥狀,但和其它食物同時吃,乳糖濃度可能在特定環(huán)境中得到“稀釋”。胃腸中的乳糜作用可提高乳糖吸收率。如喝奶前吃些餅干、面包會減少排氣和不舒服感覺。
2、少量多次
即使乳糖酶缺乏的寶寶,也可耐受少量乳類(30-50毫升),不會出現不耐受的癥狀。所以,媽媽給寶寶哺乳,也可采取少量多次食用的方法,一次食用量不超過50毫升為宜。每天多喝幾次,仍可達到建議的奶量。而且久而久之,寶寶腸道中的乳糖酶也會逐漸增多(醫(yī)學上稱為“酶的誘導作用”),寶寶即可減輕乳糖不耐受的反應,或避免乳糖不耐受癥狀的出現。
3、喝酸奶
酸奶是加入一定量的乳酸桿菌經發(fā)酵后生成的,發(fā)酵過程使得原奶中20%-30%的乳糖分解,蛋白質和脂肪也分解成為小的組分,使其更易消化吸收,所以喝酸奶可避免不適癥狀的發(fā)生。
護理
因乳糖不耐受而引起的腹瀉,一般不嚴重,只要不再吃乳制品,一天后就可好轉。
先天性的可選用特制的無乳糖配方奶粉。
4、秋季腹瀉
寶寶秋季發(fā)生的腹瀉,一般為輪狀病毒引起,每年10月份到次年2月份是輪狀病毒腹瀉發(fā)病高峰。輪狀病毒在干燥、寒冷季節(jié)容易爆發(fā)。由于6個月-2歲的嬰幼兒局部免疫力和腸道消化系統(tǒng)發(fā)育未完全成熟,容易感染輪狀病毒而發(fā)生腹瀉。
預防
1、不要帶寶寶到人多的公共場所去,避免接觸患腹瀉的孩子。
2、寶寶使用的玩具、能夠觸摸到的家具,都要勤用清水沖洗;吃東西前一定要洗手。
3、喂寶寶吃奶或吃飯前,一定要用肥皂及流動的水洗手。
4、冷熱要適度,預防感冒,使寶寶能夠抵御輪狀病毒的侵襲。
5、不要讓寶寶接觸有感染病毒可能的東西。
6、口服輪狀病毒疫苗。
護理
1、最重要的是保證液體的攝入,如果寶寶沒有嘔吐,爸媽要耐心地頻頻喂口服補液,就象靜脈點滴那樣,一點一點地喂。只要把住脫水這一關,寶寶病情就不會加重。
2、治療秋季腹瀉,抗菌素是無效的,相反,還可能造成小兒腸道正常菌群失調,加重腹瀉癥狀。
3.可繼續(xù)進食和母乳喂養(yǎng),6個月以內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用米湯稀釋牛乳,2-3天后改為正常飲食;6個月以上寶寶可食用粥、面條或軟飯,加些蔬菜,還可以吃新鮮水果、果汁以補充鉀??傊膭钸M食,喂營養(yǎng)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直至腹瀉停止后2周。
4、處于輔食添加期的寶寶,可暫時停部分輔食,如肉、蛋等,待腹瀉減輕再開始食用。停輔食時間不要超過3天。保證寶寶所需熱量和營養(yǎng)同樣重要。
5、體溫超過38℃,使用退熱藥,要按藥物的說明書服用,注意服用量及時間間隔。
輪狀病毒腹瀉是自限性的,病程一般5-10天,多數患兒如果護理得當,愈后不會有問題。如果不伴有嘔吐等嚴重癥狀,在家治療也可以。
5、細菌性痢疾
當各種細菌興風作浪時,細菌性痢疾發(fā)病率就會提高。通常表現為,寶寶在腹痛的同時,還會發(fā)燒達39℃甚至更高,大便次數增多,呈膿血便,腹瀉前常有陣發(fā)性腹痛,肚子里“咕?!甭曉龆?。由于腹瀉次數多,體內電解質失調,寶寶脫水嚴重,皮膚彈性差,全身無力。
預防
1、洗手很重要
做飯前應該先洗手;在接觸肉和蛋類后也應該馬上洗手;不要留過長的指甲,不要直接戴著戒指或手表洗手。
2、飯菜要盡量現做現吃
避免吃剩飯剩菜。新鮮的飯菜營養(yǎng)豐富,剩飯菜在營養(yǎng)價值上已經是大打折扣。而且越是營養(yǎng)豐富的飯菜,細菌越是容易繁殖,如果加熱不夠,就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媽媽不要試圖用鼻子和眼睛來判斷食物是否變質,食物是否受到細菌的污染僅憑顏色和氣味是很難判斷出來的。所以即使只有一點“擔心”、“奇怪”的感覺都要下決心把它扔掉。
3、高溫消毒
寶寶的奶瓶、碗、勺等餐具先用專用洗滌劑仔細地清洗,然后用流水將泡沫完全沖凈后,煮沸或用專用的消毒鍋、微波爐等進行消毒。最后還要仔細擦干。如果還留有水,就會成為細菌繁殖的溫床,一定要擦干徹底殺滅細菌。
護理
1、不要因寶寶腹瀉就不讓他吃東西,而是要給寶寶吃易消化的軟食,如面條湯、米粥等。
2、讓寶寶多喝水或口服補液鹽,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和電解質,失水厲害的要進行輸液治療。
6、腹部受涼
有些寶寶睡覺時,會踢被子,或者白天玩鬧時,腹部露在外面,這樣就很容易使腹部受涼。一旦腹部著涼,就會使腸管平滑肌受刺激,收縮加強,腸道蠕動也隨之加快,正在進行著消化和吸收的食物在腸內通過加快,這不僅影響營養(yǎng)物質在體內的消化和吸收,還可造成排便次數的增多,且大便常呈稀爛狀,因而出現了腹瀉。
預防
1、不要給寶寶穿“露臍裝”,內衣不可過小,最好上衣能塞入褲子內,保證肚子不會受涼。
2、平時讓寶寶穿著睡衣入睡。
3、半夜醒來時看看寶寶是否蓋好被子。
護理
保持腹部溫暖,可多穿一件衣服,或用熱水袋壓在腹部。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一起
杏子果肉中含有豐富的有機酸、碳水化合物,適量食用杏子可以為身體補充營養(yǎng)成分,過量食用杏子則會增加身體的消化負擔,不利于健康,因此不建議過多食用杏子。
一期黑色素瘤,也就是原位黑色素瘤,由于治療及時,手術切除徹底是能治好的。黑色素瘤及惡性黑色素瘤,簡稱惡黑,是起源于痣細胞和黑素細胞的高度惡性腫瘤。惡性黑色素瘤是少見的腫瘤,死亡率高且發(fā)病率有增加的趨勢。
魚肝油是一種油脂質地的物質,不會溶于水,所以也不會被水稀釋,因此在吃了魚肝油之后是可以喝水的,但魚肝油要避免和奶品一起服用,最好是奶后半小時左右吃。
Copyright 2018 大眾健康網 m.unitedip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聲明:本站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搜集整理,僅供參考,不作為權威解答。 大眾健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