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健康網(wǎng),分享健康養(yǎng)生科普知識及生活小常識

首頁 > 膳食 > 營養(yǎng)科普 > 夏秋交替我們應該如何養(yǎng)生?夏季保健養(yǎng)生吃什么好?[圖]

夏秋交替我們應該如何養(yǎng)生?夏季保健養(yǎng)生吃什么好?[圖]

大眾健康網(wǎng) 2019-11-27 21:20 蔬菜肉食游泳睡眠

處于盛夏的我們,即使受著太陽的炙烤,但是我們還是會在日常飲食上有所顧忌,不會一直吃涼食,考慮到食物對自己身體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于是就會吃一些能夠養(yǎng)生的食物,那么夏秋交替之時我們應該如何養(yǎng)生?夏季保健養(yǎng)生吃什么好?

夏秋交替我們應該如何養(yǎng)生?夏季保健養(yǎng)生吃什么好?(1)

1、夏秋交替的養(yǎng)生之道

1、飲食

在夏秋交替的季節(jié),應做到平衡飲食,注意蔬菜和肉類的合理搭配,不應過分地進補,切忌頓頓大魚大肉,少吃生冷的瓜果和油膩的食物。尤其對于老人,由于脾胃功能下降,所以應吃一些易消化的食物,而且要少食多餐,這樣才不至于讓胃腸負擔太重。

立秋之后,晝夜溫差加大,在飲食上應堅持祛暑清熱,多食用一些滋陰潤肺的食物。專家指出,秋季燥氣上升,易傷津液,因此,在飲食上應以滋陰潤肺為宜,可適當食用芝麻、糯米、粳米、蜂蜜、枇杷、菠蘿、乳品等柔潤食物,以益胃生津。

秋天還應當少吃刺激性強、辛辣、燥熱的食品,如尖辣椒等。也要避免各種濕熱之氣積蓄,凡是帶有辛香氣味的食物,都有散發(fā)的功用,因此提倡吃辛香氣味的食物如芹菜。在夏秋之交仍要繼續(xù)堅持補水,尤其是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或糖尿病等慢性病的市民,每日應保證飲用8~10杯溫開水或茶水。

2、穿衣

夏秋交替之際最容易患感冒或呼吸道類疾病。在這段將涼未涼的夏寒期,人們還未從酷夏中緩過神來,穿衣基本上還是以短袖為主。殊不知,這段被稱為氣象意義上的夏末,已經(jīng)具備秋寒的特征,早晚涼快,溫差大,再加上陰雨連綿,不知不覺寒氣隱隱逼來,容易傷風感冒。因此穿衣要不怕麻煩,切忌貪涼,寧可“常保三分暖”。

隨著夜間的涼意一天比一天明顯,撤掉涼席,關(guān)上窗戶和空調(diào),換上長袖衣入睡,將薄棉被備在床頭,是十分必要的,否則很容易受涼引起腹瀉。特別是病人、老人、體弱者,更要注意隨著氣溫的變化加減衣物。但也不宜一下子添得太多太快,同時秋季一定要增加適時適度的耐寒鍛煉,有助于冬季抗寒能力的提高。

在挑選衣服時,最好厚薄交替搭配,這樣才不會因為氣溫忽冷忽熱而引起感冒,除了厚薄搭配,上班族們還可以準備兩套衣服,以應對辦公室室內(nèi)、室外較大的溫差。

3、睡眠

出伏之后是天氣由熱轉(zhuǎn)涼的時期,自然界的陽氣由疏泄趨向收斂,人體內(nèi)陰陽之氣的盛衰也隨之轉(zhuǎn)換,經(jīng)過晝長夜短炎熱的盛夏,很多人都有睡眠不足的現(xiàn)象,此時如果不改變夏季晚睡的習慣,“秋乏”更容易出現(xiàn)。要減緩“秋乏”,睡眠尤其要充足,最好比平時多增加1小時睡眠。

夏秋交替,氣候涼爽,人們睡眠的氣象條件大為改善,但早晚溫差較大,是面部神經(jīng)麻痹癥的高發(fā)期,平日里更要注意保證充足休息,適當鍛煉,夜間睡覺不要長時間對著空調(diào)、電扇吹,尤其對于抵抗力弱的老年人、小孩子來說,更是如此。夜里空調(diào)開放時間不宜過長,最好不開或調(diào)到除濕檔,必要時避免直吹或?qū)⒏共可w好。

秋季坐臥宜朝西南方,而秋季頭向西也是應秋氣旺于西方之理。還要重視午休。專家研究發(fā)現(xiàn),人在中午睡一個小時的效果,能夠達到晚上幾個小時的睡眠效果,并且有利于提高下午的工作效率。此外,適當運動有利于改善睡眠質(zhì)量。

夏秋交替養(yǎng)生,還要注意出行、運動、情志等方面的調(diào)整,下面小編為您介紹。

4、出行

夏秋交替,高溫和炎熱依然是這個時節(jié)的主旋律,尤其是中午,大部分地區(qū)的溫度可達30度以上,“秋老虎”的威力不減盛夏。夏末初秋季節(jié)交替不能忽視防暑降溫。

老年人在此時還易發(fā)生心腦血管意外,因此,老年人要特別注意防暑降溫,不要在烈日下曝曬或在高溫環(huán)境中久留,外出應帶上遮陽傘、帽,并及時補充水分。

有的女生認為,秋天到了,陽光也開始變溫柔,防曬霜已不是必需品了。其實,這種想法不正確,雖然氣溫下降,人們感覺涼爽,但事實上紫外線還和夏天一樣強,加上秋天人們出游頻繁,防曬依然是護膚大件事,不但應該繼續(xù)使用防曬霜,防曬倍數(shù)還應和夏天一樣。

5、運動

到了秋季的溫度還適宜多做些戶外活動,適當多些日曬,不同于盛夏只有清晨和傍晚略有一絲涼意,立秋后上午10點前可增加些室外活動。在秋季幾乎所有的運動項目都相宜,還可根據(jù)身體情況和需要,做些健身操、小球類運動,周末還可嘗試登山等戶外活動。

經(jīng)歷了炎熱的夏天,在初秋進行戶外運動前,一定要做好準備活動,一般以做到身體發(fā)熱為宜。在戶外運動時,要根據(jù)氣溫的變化來增減衣服。鍛煉時不宜一下脫得太多,應待身體發(fā)熱后,方可脫下過多的衣,鍛煉后切忌穿汗?jié)竦囊路诶滹L中逗留,以防身體著涼。

進行戶外活動時要做好防曬措施;及時補水,不要等口干舌燥時才喝水,運動后喝點淡鹽水,補充在運動過程中流失的鹽分;不宜空腹運動,因為空腹時易中暑;戶外活動中如果覺得不舒服應立即停止,并到陰涼處休息。

6、情緒

秋天是收獲的季節(jié),人們自然會有豐收的喜悅和收獲的滿足,但同時秋天也是肅殺的季節(jié),悲觀的人會受到環(huán)境的影響而加重悲觀的情緒,因此,情志的穩(wěn)定是非常關(guān)鍵的,既不要因為收獲而沾沾自喜,也不要因為天氣的肅殺,環(huán)境的影響而悲觀厭世。

此時要做到內(nèi)心寧靜,心情舒暢,即使遇到傷感的事,也應主動予以排解,立秋不悲秋,神志安寧、收斂神氣,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在晴朗的日子里,應多做戶外活動,接受陽光的沐浴。另外,秋天要多走走、多聊聊。一旦有消極情緒,要和親朋好友多交流,及時宣泄,以免將不良情緒郁結(jié)在心,日久誘發(fā)抑郁。白領要學會適當慢下腳步,減少工作壓力,盡可能保證充足睡眠。

2、夏季保健養(yǎng)生食物

1、最佳調(diào)味品——食醋

酷夏熱出汗多,多吃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幫助消化和吸收,促進食欲。醋還有很強的抑制細菌能力,短時間內(nèi)即可殺死化膿性葡萄球菌等。對傷寒、痢疾等腸道傳染病有預防作用。夏天人易疲勞、困倦不適等,多吃點醋,很快會解除疲勞,保持充沛的精力。

2、最佳蔬菜——苦味菜

夏季氣溫高濕度大,往往使人精神萎靡、倦怠乏力、胸悶、頭昏、食欲不振、身體消瘦。此時,吃點苦味蔬菜大有裨益。中醫(yī)學認為,夏季人之所以不爽緣于夏令暑盛濕重,既傷腎氣又困脾胃。而苦味食物可通過其補氣固腎、健脾燥濕的作用,達到平衡機體功能的目的?,F(xiàn)代科學研究也證明,苦味蔬菜中含有豐富的具有消暑、退熱、除煩、提神和健胃功能的生物堿、氨基酸、苦味素、維生素及礦物質(zhì)??喙?、苦菜、萵筍、芹菜、蒲公英、蓮子、百合等都是佳品,可供選擇。

3、最佳湯肴——番茄湯

夏令多喝番茄湯既可獲得養(yǎng)料,又能補足水分,一舉兩得,番茄湯(燒好待冷卻后再喝),所含番茄紅素有一定的抗前列腺癌和保護心臟的功效,最適合于男子。

4、最佳肉食——鴨肉

切莫以為夏季只宜吃清淡食物,而夏季照樣能進補,關(guān)鍵在于選準補品。這里向你推薦鴨肉,鴨肉不僅富含人在夏天急需的蛋白質(zhì)等養(yǎng)料,而且能防疾療病。其奧妙在于鴨屬水禽,性寒涼,從中醫(yī)“熱者寒之”的治病原則看,特別適合體內(nèi)有熱、上火的人食用,如低燒、虛弱、食少、大便干燥和水腫等多見于夏季。鴨與火腿、海參共燉,燉出的鴨汁善補五臟之陰;鴨肉同糯米煮粥,有養(yǎng)胃、補血、生津之功,對病后體虛大有裨益;鴨同海帶燉食,能軟化血管、降低血壓,可防治動脈硬化、高血壓、心臟病;鴨肉和竹筍燉食,可治痔瘡出血。

5、最佳飲料——熱茶

夏天離不開飲料,首選的既非各種冷飲制品,也不是啤酒或咖啡,而是極普通的熱茶。茶葉中富含鉀元素(每100克茶水中鉀的平均含量分別為綠茶10.7毫克,紅茶24.1毫克),既解渴又解乏。據(jù)英國專家的試驗表明,熱茶的降溫能力大大超過冷飲制品,乃是消暑飲品中的佼佼者。

6、最佳營養(yǎng)素——維生素E

維生素可讓你平安度夏,“最佳”桂冠非維生素E莫屬。德國科學家強調(diào),人在夏天會遇到三大危險,即強烈的日照、臭氧與疲勞,而維生素E可將這三大危險降到最低程度。維生素E在麥芽、麩皮面包、胡桃泥、奶制品等食物中含量較多,夏天可多安排一點。必要時也可酌服維生素E的藥丸,每天15-60毫克足矣。

7、最佳運動——游泳

夏令最好的運動是游泳。游泳不僅鍛煉人體的手、腳、腰、腹,而且惠及體內(nèi)的臟腑,如心、腦、肺、肝等,特別對血管有益,被譽為“血管體操”。另外,由于在水中消耗的熱量要明顯高于陸地,故游泳還能削減過多的體重,收到健美之效。

最新文章

  • 運動
  • 膳食
  • 醫(yī)學
  • 美容
  • 心理
  • 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