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由于身體抵抗力比較虛弱,所以在生活中受涼或者接觸一些傳染物質(zhì)的話很容易會生病,而寶寶生病之后就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以免對身體產(chǎn)生更危險的狀況。但是給寶寶喂藥的時候比較困難,所以父母們要掌握一定的技巧。那給寶寶有什么技巧呢?
給寶寶喂藥時要選擇半坐位姿態(tài),輕輕把住四肢,固定住頭部,以防喂藥時嗆著孩子或者誤吸入氣管。
寶寶吃完藥以后,再把寶寶豎起來;輕拍他的后背,幫他把藥順下去,喂一些溫開水,這樣能快速清除口腔內(nèi)殘留的藥味,避免引起嘔吐。
對于1歲之內(nèi)的小嬰兒使用小滴管喂藥最適宜。將小滴管吸進藥(可以混入少許白糖)后,伸進孩子的嘴里,滴管嘴放在一側(cè)頰黏膜和牙齦之間將藥少量擠進,待孩子吞咽后再繼續(xù)喂下一口,吃完藥后再喂上幾口水,然后親親和夸獎孩子。
在使用滴管時,藥物不會經(jīng)過舌頭,寶寶更容易接受,也很難將藥吐出。
寶寶不愛吃藥,家長可用一支一次性注射器,先將針頭拔掉,將藥水吸進針筒(如是片劑或粉劑先用溫水化開),將尖嘴部分伸進寶寶嘴里,慢慢注進去。注意要慢一點,可在藥水入口的同時輕輕朝寶寶面部吹口氣,小寶寶會有一個吞咽反射,藥水便咽下去了。
利用吞咽反射滴管喂藥,就是每喂一口就對著寶寶臉上吹一口氣,利用小孩的吞咽反射讓他不自覺地把藥吞掉。具體方法是,把藥用滴管吸好,放在寶寶嘴邊,趁寶寶一張嘴,馬上將藥滴入他口里,同對準寶寶時面部猛吹一口氣,寶寶就會做出一個吞咽的動作。反復幾次,就能把滴管中的藥喂完了。據(jù)說這種吞咽反射只在寶寶兩歲前有,兩歲后就會消失。
讓寶豎直坐起,然后在頭部垂直上方懸掛玩具,吸引寶寶抬頭觀看,當寶寶注意力集中在一點時,小嘴會微微張開,這時大人迅速地往舌頭的側(cè)邊滴一滴藥進去,如果動作熟練的話,可以達到“神不知,寶不覺”的效果。網(wǎng)上也有各種喂藥神器,家長可酌情使用。
如果不合作的孩子,大人抱著孩子,可以采取半坐位,將孩子的兩條腿夾在大人的兩腿之間,固定孩子胳膊與頭部;另一個家長用長把飯勺或者壓舌板輕輕壓住孩子的舌頭的中部,用湯勺或者去掉針頭的注射器將藥液滴進孩子的頰粘膜和牙齦交界之處,讓藥物慢慢流進。壓舌板或者勺把先不要取出,待藥液咽下后才拿開,以防止患兒將藥液吐出,可用拇指和食指輕輕捏雙頰,使之吞咽;全部喂完后喝幾口清水,最后給孩子一塊糖。
1、不要捏鼻子喂藥,不要在寶寶哭鬧時喂藥,這樣不僅容易使寶寶嗆著,還會讓寶寶越來越害怕,并抗拒吃藥。
2、藥物不能與果汁、牛奶、豆?jié){、飯菜等食物一起同服,除非有特殊需要。因為這樣做的結(jié)果很容易引起藥物與食物間的不良反應(yīng)或者降低藥物的藥效。
3、對嬰兒服藥,不要直接給藥丸或膠囊,藥片應(yīng)研成粉末,膠囊要去掉外衣,加溫水調(diào)成稀汁后才能讓寶寶服下,吞藥片要到四歲左右才可慢慢練習。
1、喂藥時間
喂藥時間嬰兒吃藥,大部分跟吃飯時間沒太大關(guān)系,隔6小時,或8小時吃一次藥。
沒有特別指定服用時是時,選擇比較容易吃藥的喂奶前或吃非乳性食品前,給孩子吃藥比較好。第二次、第三次也都盡量在指定的時間吃藥的好。但如果白天睡覺時間有所延長,吃藥時是也可以有所變化,這是沒辦法的事。
2、喂藥次數(shù)
規(guī)定一天要吃幾次的藥,時間上可以不等間隔分配。盡量按規(guī)定的次數(shù)來給孩子服用夠就可以。如果沒有按規(guī)定的藥量來吃藥,那治療就沒法取得效果。但為了遵守這種現(xiàn)象,吃藥時間的間隔要縮短,重要的是盡量在孩子入睡之前完成服用。而且必須深夜也要起來吃的藥,醫(yī)生一般都會事先說清楚,所以那時要按照指標去做。
3、喂藥藥都被吐出時
剛喝完藥,藥就吐出來的情況下,如果吐的量很少,就沒有多大關(guān)系,但如果吐了很多就需要再喝一次藥。
4、喂糖漿性液體方法
由于藥有可能積淀在瓶底,所以服用前振一次,然后估計一次的服用量,如果孩子能用杯子喝水,可以直接對著藥瓶子喝。但不會使用杯子的嬰兒,可以用空奶瓶或?qū)S盟巵砗人帯?梢杂蒙倭康呐D袒蚬c藥一起混淆之后喝,量太多的話,會喝不完,所以要少量。
開過口的口服藥,應(yīng)放在冰箱里保存。
5、喂粉末狀藥的方法
先把手指洗干凈后放在藥水里,然后直接觸一下嬰兒的臉頰外側(cè)濕一點,看看反應(yīng),這種方法最能識別溫度是否合適。之后,跟牛奶或涼開水攪在一起要把他一次性喝完。放進嘴里不能喝下去時,可混淆少量的飲用水或果汁等,那時如果使用喂奶瓶,瓶內(nèi)則會粘上藥粉,要用勺子或杯子及專用藥瓶來喝比較好。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