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濕疹是一個讓人很頭疼的問題,可能很多人以為只有小孩子會有濕疹,其實很多大人也容易有濕疹,而且治療起來還比較麻煩,當然有的人可能會嘗試用中醫(yī)治療的方法,比如說艾灸治療濕疹,那艾灸治療濕疹效果好嗎?濕疹艾灸哪里最好?
濕疹主要是由于素體脾胃虛弱或飲食不節(jié),濕熱內(nèi)蘊,加之外感風邪相搏于皮膚所致,因此治療濕疹時排出濕毒很關(guān)鍵,采用艾灸的方法可以直接作用于病變皮損部位,在短時間內(nèi)排出濕毒,緩解瘙癢,消退紅疹,起到明顯的治療效果。
特點:發(fā)病急,病程短,皮疹可發(fā)于身體任何部位,多種斑疹形態(tài)相繼出現(xiàn),皮損潮紅,有水瘡,易糜爛,伴隨劇烈瘙癢,大便干結(jié)或腹瀉,口苦口干,苔薄或黃膩。
艾灸穴位:曲池,陶道,肺俞,陰陵泉,神門穴,腹瀉加足三里。
特點:病程遷延,反復不愈,皮損常局限一處或一處,粗糙肥厚,或呈苔蘚樣改變,表面覆有細薄鱗屑,兼有色素沉著或脫失,常伴隨劇烈瘙癢,舌質(zhì)淡,苔薄白,脈細。
艾灸穴位:足三里,三陰交,血海,大都,郄門。
艾條雀啄灸:艾條火頭像麻雀啄食一樣,在穴位皮膚上下移動,使局部產(chǎn)生溫熱感覺,直至皮膚出現(xiàn)紅暈為止。
艾炷無瘢痕直接灸:選擇合適的體位,在施灸穴位涂敷少許凡士林以粘附艾炷,用中小艾炷,放小艾炷點燃,皮膚感到灼痛即掃除艾炷,更換新的續(xù)灸,連灸3-7壯,穴下皮膚充滿紅暈為度。
每日施灸一次,或在瘙癢發(fā)作時施灸,每穴每次灸10分鐘左右,施灸時以患者無疼痛且有溫熱感為度。
濕疹一般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類,其特點是皮損呈多型性紅斑,丘疹,水皰,糜爛,滲出,結(jié)痂等,呈對稱性分布,好發(fā)于面部,肘彎,腘窩,陰囊等處,嚴重時可泛發(fā)全身,有劇烈瘙癢感,易反復發(fā)作,演變成慢性。
(1)海帶薏米冬瓜湯
材料:海帶50克、薏米25克、冬瓜500克。
做法:海帶漂洗刷干凈,薏米洗凈后用清水浸泡1小時備用;冬瓜去皮、切塊。將三者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武火滾沸后,改為文火煲約1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即可食用。
功效:健脾祛濕、清熱祛痘,可以緩解夏季皮膚病。
(2)赤小豆粉葛鯪魚湯
材料:赤小豆100克、粉葛750克、陳皮14個、鯪魚400克、生姜3片。
做法:赤小豆、陳皮分別洗凈,陳皮去瓤;粉葛削皮洗凈,切塊;鯪魚宰洗凈,去臟雜,慢火煎至微黃。然后與生姜一起放進瓦煲內(nèi),加入清水2500毫升(約10碗量),武火煲沸后,改為文火煲2小時,調(diào)入適量食鹽便可。
功效:清熱下火、祛濕潤燥。
(3)苡苓小米粥
材料:苡仁60克,小米150克,土茯苓2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將土茯苓用紗布包好,同煮成粥。取出土茯苓喝粥,1周數(shù)次。服時忌茶。
功效:土茯苓可利濕解毒,健脾胃,利筋骨,消炎清熱;小米甘平;苡米甘淡微寒。全方清熱除濕,健脾整胃,對肝解毒能力差、容易出現(xiàn)濕疹,皮膚疾患,痙攣骨痛,惡瘡潰爛腫毒等癥狀體質(zhì),都有預(yù)防兼治療的功效。
(4)冬瓜皮薏仁土茯苓
材料:冬瓜皮一兩、生薏仁一兩、車前子五錢、土茯苓八錢、木棉花五錢。
做法:將上述中藥放入瓦煲內(nèi),注入五碗水煲約一小時,令湯煎至一碗,放適量鹽即可飲用。
功效:清熱祛濕、解毒止癢,適合急性全身性或局部性濕疹。皮膚出現(xiàn)紅疹、水泡、痕癢或有滲出物,搔之有水液,色黃稠,甚至皮膚糜爛、紅痂、舌苔淡黃膩、脈滑數(shù)。
(5)豬骨土茯苓湯
材料:豬嵴骨250克,土茯苓50克。
做法:將上述材料洗凈,加入10碗水煎至3碗飲湯。
功效:土茯苓味甘、淡、性平,具有利濕解毒功用。用治濕疹濕瘡、女性女性私處炎導致的白帶增多、瘙癢等,適量服食也可作為春夏潮濕季節(jié)的調(diào)養(yǎng)佳品。適合青少年、中年,有皮膚濕疹瘙癢者或女性女性私處炎患者尤佳。
金剛坐是瑜伽中常見的坐姿之一 ,它有一個非常特別的功效——促進腸胃蠕動,增強消化能力 。那么瑜伽金剛坐還有哪些好處?瑜伽金剛坐有什么作用?下面就和大眾健康網(wǎng)一起